5月20日,天津公交智能驾驶车辆载人试运行达L4级标准。配备多雷达摄像头监控环境,车身小巧时速36公里,车内无传统驾驶部件。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水平,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运维的长效管理制度,探索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新模式,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
5月16日,浙江杭州钱塘区首批载客自动驾驶公交试运行,两条线路分别为3.8公里通勤专线与8.5公里假日观光线,均免费且结束时间待定。钱塘区作为试点,配套渐全,乘客可扫码或小程序预约。
5月9日浦东新区印发“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改革方案,聚焦关联事项集成办推进重点改革,如“开店一件事”等,探索特色“一件事”并加强管理,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应用人工智能简化企业准入流程激发市场活力
佳都科技发布“交通佳鸿”操作系统,基于开源鸿蒙技术,实现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立体交通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获业界广泛关注。
该线路以环线模式运行,起讫站均为越秀区梅东路总站,途经东峻广场、越秀桥、中山纪念堂(市总工会)、广医、广东大厦站、先烈南路口等站,可与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接驳,串联中山纪念堂、烈士陵园、流花湖公园南门等多个景点和地标。
4月25日,中共深圳市委发文提出加快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等建设,完善数字基建与服务体系。深圳在相关建设上已取得进展,如全球首个融合空域运行示范基地破土动工等,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4月23日,全国首个“5G-A4CC”地铁场景体验升级方案于福州地铁东街口站及会展中心站落地,福建移动网络建设突破。
4月22日,自然资源部宣布新版“天地图”上线,汇集多领域数据并增设专题板块。平台注册用户超124万,支撑应用超百万,日均访问量过10亿次。
智能体检云平台针对城市体检问题场景,结合多模态智能感知技术实现面向20余类城市问题的识别与分析,通过与大语言模型相结合进行问答,并利用AI生图功能,分析评估发现的空间问题自动化生成直观的设计解决方案。
4月16日,上海市徐汇区推出六大“人工智能+城市治理”场景,涵盖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和产业服务领域,整合AI大模型、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通过启动全球揭榜挂帅计划,征集量子城市治理解决方案,扩大国际合作。
4月15日,上海地铁5G公众信号全线网覆盖正式开通,标志着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地铁全线网迈入“5G时代”的超大型城市。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布《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5G规模化应用,构建“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该方案旨在提升5G在各行业的应用水平,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并探索6G应用方向,为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数字基础。
3月20日,联想集团与湖北宜昌市政府签署“城市超级智能体”合作协议,标志着宜昌成为继武夷山后首批部署该智能体的城市之一。此次合作将全面赋能宜昌AI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其向智慧城市4.0时代迈进。联想高级副总裁戴炜表示,这一合作不仅对联想在智慧城市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宜昌迈向智慧城市4.0时代的关键一步。
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门宣布,浦东新区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正式划定。此次共开放583条道路,总长度达758.62公里,覆盖张江、世博、花木等区域。
3月18日,深圳市首批4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实现常规化运营。自2024年8月启动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试运营以来,深圳已实现首批4条“AI公交”线路常规化运营。市民乘客可通过“深巴出行”APP免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