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电气6月27日与意大利基础设施开发商签约大型光储充电站供货合同,并于7月4日设立欧洲业务中心,推进国际化战略。
中远海运集团旗下全球最大船载光伏能源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完成首航,搭载4000台中国品牌车辆(新能源车占比超90%)。该船总长199.9米,装载能力达7000标准车位。
上海物贸(600822)正与新能源头部品牌接洽以优化品牌结构,但合作落地仍存不确定性;其真大路570号项目预计2025年底竣工。
内蒙古计划2025年上半年新建34座独立储能电站,总装机达1480万千瓦,以增强电网稳定性并加速新能源转型。
中国6月新能源车零售量同比增长25%至107.1万辆,渗透率达52.7%;同期乘用车总零售量203.2万辆,增长15%。1-6月新能源累计零售542.9万辆,同比增长32%,市场转型加速趋势显著。(数据来源:乘联分会)
哈啰7月3日在北京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哈智网络科技,注册资本100万元,法人代表孙世伟。新公司将重点布局物联网技术研发及集中式快充站业务,以推动电动车充电基建发展,母公司为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此举标志哈啰在绿色出行领域的战略扩张。
中国电建与申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新能源领域合作,共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及智慧能源系统开发,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时代电服(宁德)科技有限公司7月3日成立,由宁德时代全资控股,法定代表人为冯力。该公司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销售、充电设施运营等,标志着宁德时代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
中国石油在四川投产国内首个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年处理能力20亿立方米。该厂采用自主研发超低温技术,可同时产出商品天然气、液态乙烷等7种产品,填补了国内天然气深度处理技术空白。
其中风电项目32个,光伏发电项目487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54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821个),生物质发电项目10个。
在2025年第2季度,风电机组全场可利用率达到99.55%,发电量、上网电量及结算电量分别约为3.38亿千瓦时、3.29亿千瓦时和3.3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加34.06%、33.53%和36.43%。不含税收入和毛利率分别约为2.43亿元和54.35%,同比分别增加40.03%和20.16%。
上海超导科技在高温超导材料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投资25亿元的带材及总部基地在浦东开工,成为全球最大超导项目,预计年销售额超50亿元。
比亚迪6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8.26万辆,同比增长12%。本年累计销量为214.59万辆,同比增长33.04%。
宁德时代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投产两条CTP2.0高端电池包产线,首次采用厂中厂模式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供应动力电池系统。该基地是宁德时代在重庆的首个生产基地,旨在提升生产效率并强化供应链协同。
香港新能源运输基金批准150万港元资助电动重型货车飞机拖头试验,累计已支持296个项目、总资助额达2.42亿港元。该项目旨在测试高载重运输零排放方案,为机场地面减排提供数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