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发布《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推进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开发虚拟细胞、医学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并探索认知智能在医药研发中的应用,以提升靶点发现和临床试验效率。
北京市政府发布《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推动AI在口腔/骨科耗材定制、药物研发及智能诊疗等领域的应用,计划开发多任务药物模型并建设智能实验室,以提升医疗设备智能化水平,加速医药产业数智化转型。
北京市发布人工智能+医药健康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建成国际领先的AI医疗创新高地。计划将落地30项核心技术产品,推动20个创新药械进入临床试验,并在10个医疗场景实现AI应用。
阿斯利康正与Summit Therapeutics洽谈一项价值150亿美元的肺癌药物合作,计划分期支付以获得Ivonescimab的全球许可权。该疗法由Summit旗下开发。
海辰药业完成向控股股东出售南京房产,增加流动资金,提高资产效率,交易完成于2025年7月2日。
上海调整冠脉支架医保支付标准:集采中选产品全额报销,未中选产品支付上限从7000元降至848元,超出部分个人自负(特殊人群除外)。政策旨在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减轻患者负担,优化医保资源配置。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新规,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在医保目录更新后3个月内完成创新药配备,并设立临时采购绿色通道。新措施明确不得以药占比等理由限制创新药使用,同时放宽谈判药品和商保目录药品的一品两规限制,以提升药品可及性。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医保基金累计支付谈判药品4100亿元,带动销售超6000亿元。2018年以来通过七轮目录调整纳入149种创新药,显著提升新药可及性。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出台新规,推动创新药纳入商业保险及医疗互助保障范围,明确医保部门将为符合条件的商业保险提供数据共享支持。新措施规定创新药应用病例经审核后可豁免按病种付费限制,旨在通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创新药可及性,惠及困难群体。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出台新规,支持创新药研发使用医保数据。新措施将依托全国统一医保平台,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归集疾病谱、用药需求等数据,为药企、科研机构提供研发方向参考。文件强调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协同,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合理利用。
美国司法部6月30日破获涉案146亿美元的医保欺诈案,创下该国医疗欺诈案金额纪录。324名被告被起诉,查扣2.45亿美元资产,实际损失达29亿美元。
双方将就FBD在研的SIRPα-Fc融合蛋白(HCB101)及含有该分子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于约定许可区域和领域内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开展合作。
国家医保局6月26日发布《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强化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作用。
所有研究中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即每周一次的efsitora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方面非劣效于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
由于2025年6月20日该基金收盘价较基准价累计涨幅达到51.78%,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自2025年6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起停牌1小时,并于当日上午10:30起复牌
2025年1-5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达1.67亿人次,金额220.26亿元。其中省内即时调用账户方式占比超99%,涉及金额219.82亿元;医保钱包转账处理6.42万笔,金额4370.31万元。国家医保局表示该政策显著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深交所6月20日公告,恒瑞医药股票正式纳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此举符合《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规定,要求A股上市满10个交易日且香港市场价格稳定期结束。
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启动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最高发售价每股30.60港元,预期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